![](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自2010年,中国残联把临城县黑城乡定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试点乡镇以来,该县已有4976名残疾人免费领到了辅助器具,实现了全县范围内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全覆盖,这项惠民工程也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找准抓手 全力扶助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困难的群体。作为国贫县,如何实施好助残工程?如何提高残疾人的幸福指数?我们把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作为切入点,真正抓实抓好。”该县残联理事长鲁敏丽如是说。
临城县有残疾人1.2万人,占全县人口的6%。为了解残疾人需求,有针对性服务好残疾人,县残联一班人一家一户的走访调研。那是2010年5月的一天,在该县黑城乡南寨村一户姓闫的家里,一个长相俊俏的姑娘静静地躺在床上,眼神黯淡,愁容满面。见有人到来,除了打声招呼外不愿多说一句话。“她就是我的女儿闫蕾,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活波开朗的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闫蕾母亲眼含泪花对鲁敏丽一行人说,闫蕾2000年正上初中,学习成绩很好,年年都拿奖状,人见人夸。可谁想一场车祸让她双腿瘫痪,留下了终身残疾,她被迫退学。这巨大的打击使她从此一蹶不振,十年来,她生活不能自理,整日郁郁寡欢。”闫蕾父亲早逝,家里的经济收入全靠几亩薄地,闫蕾母亲还要供另外两个孩子上学,虽然知道拥有一台轮椅是闫蕾最大的梦想,可就是没有能力帮她实现……
离开闫家之后,鲁敏丽心情沉重,闫蕾忧郁而无助的目光时时浮在眼前。她决定帮助这个不幸的姑娘。几天后,一台崭新的轮椅送到了闫蕾家。闫蕾迫不及待地坐了上去,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话语也开始多了起来,那只折翼的小燕子仿佛又回来了。
在走访中,他们了解到,全县还有很多残疾人面临困境,需要帮助。而辅助器具是补偿残疾人功能,提高他们自理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残疾人回归社会的桥梁。恰在这时,鲁理事长得知中国残联要在乡镇试点农村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于是,她抓住有力时机,经过积极争取,中国残联最终把该县黑城乡定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试点乡镇,为886名残疾人免费配发了价值30万元的辅助器具。这件事当时在全县残疾人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他们纷纷来残联申请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具,残疾人的迫切需要打开了县残联做好这项工作的新篇章。
三年规划 锲而不舍
为了把好事办好,最大限度的地扩展帮扶面。临城残联进行了充分地摸底调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在全县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自我加压,于2011年制定了3年规划,提出“利用3年的时间对全县所有需求辅助器具的残疾人全部免费配发”的目标。
之后,该县残联采取了“向上争取一点,自己筹集一点”的办法,多次跑省市残联争取资金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2011年该县政府把“为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定为全县八大民心工程之一,并将辅助器具配发工作列入了“临城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为郝庄镇、石城乡2个乡镇的1020名残疾人进行了配发;2012年为东镇镇、西竖乡、鸭鸽营3个乡镇的1356名残疾人进行了配发;2013年为临城镇、赵庄乡2个乡镇的1136名残疾人进行了配发,共为全县8个乡镇的4398名残疾人配发了价值约100万元的辅助器具,其中发放轮椅1206辆、坐便椅1725个、各类拐杖721个、助听器和助视器537个、盲表盲杖97个、助行器112个,2013年底实现辅助器具在全县范围内全覆盖,使4398名残疾人受益。
“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是补偿其功能的最有效举措,虽然在全县实现了全覆盖,但是由于残疾人的需求,为了巩固提高,县残联一直持续在做这项工作,对于新发生的残疾人有需求或者辅具破损不能再用的经核实后继续配发。”鲁敏丽说,2014、2015年通过向中省市残联争取、社会捐助、自筹等方式筹集资金20万元购置辅具继续配发。到目前,经过5年的努力,共筹资120万元为4976名残疾人免费配发了各种辅具,使有需求的残疾人全部给予免费配发,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辅具适配巩固性全覆盖。这项工作涉及的人数多,残疾人受益面广,深受残疾人的欢迎。
无障碍改造 无障碍通行
“虽然有了轮椅,但出门要下四级台阶才能到院子里,自己坐在轮椅上根本无法出去,仍需要别人帮助,还是不太方便。”县残联工作人员在黑城乡祁村村进行回访时,高位截瘫残疾人高爱君这样说。残疾人辅具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岂不是事与愿违?为最大限度发挥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作用,让残疾人实现无障碍通行、快乐地生活,县残联提出了对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计划。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包括地面平整及坡化、低位灶台、房门改造、坐便器改造、安装扶手或抓杆,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的其他设施等。” 县残联副理事长齐增军介绍说,所有改造项目依照“量体裁衣”的原则,根据残疾人的需要量身打造,因户而异“一户一方案”的个性化设计,满足残疾人入厕、做饭和出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真正发挥辅助器具的最大作用,让残疾人满意。一户多残、多重残疾和重度残疾人家庭将优先实施无障碍改造。
经过几年的努力,残联已为10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改造了坡道、前台通道、厕所、浴室,并对前台通道和坡道安装不锈钢护栏。方便了重度残疾人坐轮椅出行,
如今,高爱君出行畅通无阻,出了屋门,他一只手抓住栏杆,一只手转动轮椅,用不了一分钟,他就能来到院里。高爱君感慨地说:“县残联给我量身订制了家居无障碍设施,没让我花一分钱,真是太感谢残联、感谢党和政府了!”
家庭无障碍改造,不仅提高了贫困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其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更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下一步,县残联将继续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对于新增残疾人和辅助器具老化的继续给予免费配发,最大限度的发挥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作用,着力解决好残疾人的新要求新期盼,不断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